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弟子规故事(弟子规故事1总序a季札挂剑守诚信)

弟子规故事

弟子规-节拍念诵领读
zǒng xù
【总叙】
dì  zǐ  guī  shèng rén xùn
弟 子 规   圣 人 训
shǒu xiàotì     cì   jǐn  xìn
首 孝 悌   次 谨 信
师: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本书,书名叫《弟子规》,你是怎么理解这个书名的呢?
生:古时候人们管学生叫弟子,比如我就是您的弟子。规,应该是规矩、规则。弟子规,应该是指做学生要守的规矩。
师:你说对了一半,你对“弟子”的理解是正确的,但是“弟子”在这里不单单是指学生,它还包含“子弟”的意思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,首先是父母的孩子,然后才是老师的学生。
生:那么,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做人的规矩呢?
师:可以,孔子说过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,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。比如我遇到不认识的字,你通过查字典告诉了我,你就是我的“一字之师”了。
生:这么说,“弟子”可以理解为我们每一个人。
师:不错,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总叙里说了什么。“总叙”是一本书的总概括,了解了“总叙”,也就明白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。总叙里你能读懂那句话?
生:我知道圣人指的是孔子。
师:很好,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孔子吗?
生: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。他是伟大的教育家,收过很多学生。他的《论语》很有名。
师:你的知识很丰富,但是,《论语》是孔子的学生记录孔子言行和思想的书,不是孔子所作。他提出“仁政、仁爱”,开创了儒家学派,一直影响至今。被尊称为“至圣先师”。
生:总叙里说“弟子规、圣人训”,难道说“弟子规”是孔子为我们立下的做人的规矩?
师:你这样理解太果断了,孔子只是提出了一个做人的蓝图,具体内容是清朝的李毓秀依据当时社会的要求总结填充的,但是,它的儒家精髓没有变,所以可以说是“圣人训”。从总叙里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总共提出了几个要求呢?
生:应该是五个:孝悌、谨信、泛爱众、亲仁、学文。
师:下面咱们先听一个故事《季札挂剑守诚信》。
 季札,春秋时期吴国人,是吴国国君的小儿子。他博学多才,品行高尚,甚至是自己在心里许下的诺言,也要竭尽全力去做。
  一次,季札遵照国君的旨意出使各诸侯国。他中途经过徐国,受到徐国国君的热情款待。两人意气相投,谈古论今,十分投机。
  几天后,季札要离开徐国继续赶路,徐国国君设宴为季札送行。宴席上不但有美酒佳肴,而且还是优雅动听的音乐,这一切令季札十分陶醉。酒喝到兴处,季札起身,抽出佩剑,一边唱歌一边舞剑,以助酒兴,表示对徐国国君盛情款待的感谢。
  这把佩剑不是一般的剑,剑鞘精美大方,上面雕刻着蛟龙戏珠的图案,镶嵌着上等宝石,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精致。剑锋犀利,是用上好的钢制成的,看起来寒光闪闪,令人不寒而粟,挥舞起来更是银光万道,威力无穷。徐国国君禁不住连声称赞:“好剑!好剑!”
  季札看得出徐国国君非常喜欢这把宝剑,便想将这把剑送给徐国国君作纪念。可是,这是出使前父王赐给他的,是他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,他到各诸侯国去必须带着它,才能被接待。现在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,怎么能把剑送给别人呢?
  徐国国君心里明白季札的难处,尽管十分喜欢这把宝剑,却始终没有说出,以免让季札为难。
  临分手的时候,徐国国君又送给季札许多礼物作为纪念,季札对徐国国君的体谅非常感激,于是在心里许下诺言:等我出使列国归来,一定要将这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。
  几个月后,季札完成使命,踏上归途。一到徐国,他顾不得旅途的劳累,直接去找徐国国君。然而,出乎意料的是,徐国国君不久前暴病身亡。
  季札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徐国国君的墓前,三行大礼之后,对着国君的墓说:“徐君,我来晚了,我知道你喜欢这把宝剑,现在我的任务完成了,可以将这把剑下佩剑,双手敬到墓前,然后郑重地把剑挂到了墓前的松树上。
  跟在一旁的随从不解的问:“大人,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,你把剑送给他,他也看不到,你这么做有什么用呢?”
  季札说:“在离开徐国之前,我已经在心里许下诺言,要将这把剑送给徐君。从那时起,这把剑已经不属于我了。这段时间以来,我只不过是借用,现在是来把剑还给徐。”

弟子规故事相关文章